发现杂志社 > 科技 > 浏览文章

国内首次!中国煤科为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提出解决方案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24/5/23 15:10:20
记者5月23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开展的“新街台格庙矿区煤-气资源协同开采理论与技术评价”课题近日顺利完成验收。

通讯员 赵强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记者5月23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开展的“新街台格庙矿区煤-气资源协同开采理论与技术评价”课题近日顺利完成验收。这意味着,该科研团队在我国首次深入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无人区”,填补了国内整装煤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采领域的空白。

鄂尔多斯盆地储存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全国重要的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地处其中的新街台格庙矿区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上下叠置的典型代表。

“在新街台格庙矿区,天然气井和管线星罗棋布,压覆了大量煤炭资源,对煤炭开采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同样,煤炭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导致天然气钻井困难、开发受限,煤矿采掘扰动影响现有天然气井及地面设施设备安全。”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智慧矿山院院长辛德林介绍,因矿权重叠,多资源协调开发机制不健全,缺乏顶层规划和协调机制,且单一矿种开采技术不适用于两种或多种资源开发等诸多因素,天然气与煤炭资源协同开采存在协调难度大、开采成本高、资源浪费多、安全隐患大等诸多问题,国内外尚未深度开展相关研究。

中国煤科武汉设计院科研团队历经2年科技攻关,为煤炭与天然气的协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技术方法和专项方案。

18.jpg

天然气开发走廊井组部署示意图。

科研团队从综合确保两种资源高采出率的全新视角出发,统筹构建了煤-气协同安全开发的顶层规划。与煤炭大规模采掘煤层不同,天然气开发依赖于部署开发井组回收地层中的气体。课题小组提出,将天然气井口及管线在地面集中规划成条带状,实现煤炭与天然气协同开发,并称之为“天然气开发走廊”。

课题小组深入现场,分析了不同天然气开发井型下的剖面空间关系,构建了可满足煤-气重叠区整体开发要求的天然气开发走廊体系。根据走廊体系,针对台格庙整装矿区,课题小组提出“四定”模式,即开发模式设定、走廊位置选定、走廊尺寸确定、开发时序设定,并由此构建了协同开发方案。

在天然气和煤炭的协同开采中还存在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例如,常规的天然气井封堵工艺完备成熟,但是并不能满足两种资源协调开采时安全生产的要求。“如果天然气井导通煤矿开采层上下的承压含水层,或者是导通了天然气储层,那么煤矿将面临重大安全事故。”课题小组成员赵强解释道。

针对上述难题,课题小组通过调研走访、理论研究、大量计算,提出了“五段封堵、三层阻隔、查固补注、分段用材、层层质检”的天然气废弃井立体全井段封堵体系,并开展了工业试验。在该封堵体系的保障下,课题小组分析了巷道、探巷、工作面过废弃井的适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据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为能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为能源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中国煤科供图)


TAGS:天然气 煤炭 能源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今日股指

板块行情

个股行情